1、304am永利集团成立,部属高校首个
2017年11月1日,304am永利集团正式成立!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研发和高层次团队培育的实体性学院。学院以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储备为基础,将对标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构筑先发优势,积极争取成为国家304am永利集团试点示范单位,实现引领发展,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展贡献西电智慧。
2、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联建平台蓬勃发展
2017年6月,智能感知与计算实验教学中心获批;9月,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12月,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成绩优异。这一年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速云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ltera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星图智能认知联合研究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仲恺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交大一附院智能医疗创新实验室等联合实验室也先后成立,为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平台支持。
3、勇立学术潮头,再夺国奖省奖殊荣
由石光明教授、董伟生教授、吴金建副教授、李甫副教授、林杰副教授等完成的“编码混叠成像与计算重建理论方法研究” 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已是重点实验室第三次获此殊荣。由焦李成教授、侯彪教授、杨淑媛教授、王爽教授、刘芳教授等完成的“高分辨SAR影像变化检测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荣获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重大产品和系统应用落地开花,填补领域空白
成功研制我国首套类脑SAR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大规模SAR影像中桥梁、机场、车辆、飞机、舰船等目标的检测、分类与识别,具有大场景SAR影像地物分类、变化检测等功能,填补了国内SAR智能感知与解译系统与原理样机的空白,打破了欧美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禁运。成功研制遥感影像大数据类脑解译系统,该系统采用最新的分布式高性能集群技术,基于类脑智能的分布式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超大规模、复杂场景的遥感影像解译与特定目标的快速检测,具有高时效性、高精度性、高稳定性、易扩展性,能为快速开发大数据场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成功研制的深度学习FPGA系统,支持板间通讯以及设备间级联,支持高带宽和大容量的存储访问,实现了如:卷积、池化、非线性函数、全连接等深度学习模块,并可通过软件SDK实现各种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与Caffe/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平台的无缝对接。该系统推进了人工智能算法在军事、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机器视觉、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仿真、金融等领域。
5、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日渐扩大
2017年,焦李成教授当选IEEE Fellow(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院士),入选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批会士名单,并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荣誉称号;石光明教授入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刘静教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当选IEEE计算智能协会突现科技委员会(Emergent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ommittee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 of IEEE)主席;董伟生教授入选青年长江学者;杨淑媛教授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荣誉称号……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不断成长进步,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也日渐扩大。
6、三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7年2月2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焦李成教授、高新波教授和公茂果教授占据三席,且这已是三位教授连续三年入选该榜单。
7、学术“春秋”,百家争鸣
2017年5月25日至27日,“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感知”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学术周成功举办;10月20日至22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学术周成功举办。两场学术周活动共邀请到了近70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前来讲学,不仅深受校内师生欢迎,还吸引了众多兄弟院校及工业界相关研究者前来参加,与重点实验室一起成长起来的“学术周系列活动”已成为国内AI领域学者师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重点实验室与蒜泥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加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七届IPIU杯影像大数据智能竞赛圆满成功,进一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活跃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氛围
8、著书立传,薪火相传
2017年3月,由石光明教授、林杰副教授等撰写完成的《压缩感知理论的工程应用方法》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4月,由焦李成教授、侯彪教授、刘芳教授、尚荣华教授、李阳阳教授、冯婕副教授、杨淑媛教授、张向荣教授、王爽教授、马文萍副教授等撰写完成的稀疏学习与量子认知计算系列丛书《智能SAR影像变化检测》、《量子计算、优化与学习》、《稀疏学习分类与识别》、《高分辨遥感影像学习与感知》、《认知计算与多目标优化》等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5月,由焦李成教授、赵进博士、杨淑媛教授、刘芳教授等撰写完成的国内首部深度学习理论著作《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经面世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今已再版4次;10月,由高新波教授等撰写完成《随机信号分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9、多人次赴国外高访,参加国际领域最高规格学术前沿盛会
2017年7月23-28日,重点实验室侯彪教授、王爽教授、张向荣教授、缑水平教授,冯婕副教授参加了第37届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简称IGARSS),张向荣教授受邀担任分会场主席。重点实验室刘静教授、慕彩红副教授和刘文枫、张明阳博士生参加了2017年度国际进化计算会议(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简称ICEC);熊霖博士参加了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简称CVPR);公茂果教授三项最新成果被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IJCAI)录用,实验室博士生李豪和张普照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会议;实验室博士生刘嘉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三十一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AAI)。
10、智能学子屡获殊荣
今年,重点实验室王晗丁博士的学位论文荣获了2017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创新大赛中,智能学子亦屡获大奖,6月,重点实验室硕士惠通和赵小文同学等组成的“鲁班七号”队伍斩获京东JData算法大赛的冠军,王露平博士代表队则将亚军收入囊中;7月,王爽教授指导的硕士方帅等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8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黄钟健、梁情思、李兆达等同学组成的“玲珑八面”团队凭借“杖履四方—机器智能指导的导盲系统”,在第七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中以绝对优势摘得桂冠;重点实验室硕士邹洪斌、李洋、杨康在“眼神”杯遥感影像稀疏表征与智能处理算法大赛中获得优秀奖;重点实验室硕士胡月、刘梦晨、秦海轮等获得“航天星图杯”高分软件大赛优秀奖;10月,在焦李成教授和孙其功博士生的指导下,重点实验室硕士组成的随心渐动团队的“随心渐动—渐冻人智能轮椅辅助系统”在2017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